2019年安全与应急管理培训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培训班培训公告
小伙伴们期盼的“2019年安全与应急管理培训教师继续教育”终于正式上线,现启动报名啦。
报名方式如下:
第一步:注册/登录,打开应急管理网络学院完成注册并登录 (https://yjwy.sset.org.cn)
第二步:培训班报名,选择“2019年安全与应急管理培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班”班级进行报名-缴费
第三步:进入班级学习,并加入班级群(QQ群)
本次培训为网络学习,学习时长为两个月,待学习期满完成学习要求即可获得相应的凭证哈。
现火热报名中,有意向的童鞋请抓紧哦。
培训通知如下:
关于举办2019年安全与应急管理培训教师
继续教育网络培训班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共中央《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6〕11号)要求,促进教师掌握最新的应急管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等方面知识和技能,全面提升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经研究,决定举办2019年安全与应急管理培训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培训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
取得教师岗位证书的专、兼职教师。
二、培训内容
共安排7个模块64门83.5学时的培训课程(课程目录附后)。具体如下:
第一模块:政策解读。
主要包括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意见》《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等。
第二模块:法律法规。
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消防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解读。
第三模块:应急管理。
主要包括应急管理、防灾减灾、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及预警防范、应急预案编制等知识。
第四模块: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主要包括明确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责任、明确部门监管责任、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健全责任考核机制等制度要求。
第五模块: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
主要包括加强安全风险管控、强化企业预防措施、建立隐患治理监督机制、强化城市运行安全保障等制度要求。
第六模块:教师业务能力。
主要包括培训教师的基本素养和职业素养、授课能力等。
第七模块:培训方法和技术。
主要包括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安全培训新技术与新方法应用等。
三、培训安排及学习方式
(一)培训报名。
1.注册登录。学员登陆应急管理网络学院(https://yjwy.sset.org.cn)首页,点击右侧“登录”按钮,进行登录或账号注册。其中注册时“组织机构”项选择“安全与应急管理培训教师学院”,注册成功后可通过“账号+密码”或“手机号+密码”登录。
2.报名缴费。选取“安全与应急管理培训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培训班”进行报名和缴费,网络学院审核通过后即报名成功。应急管理部培训中心开具正规发票统一邮寄参训学员。
(二)在线学习。在线学习方式有电脑端和移动端两种,使用手机移动端学习时,扫描网络学院首页二维码,下载APP或关注后开展学习。
(三)学习要求。学习课程全部为选修课,学员自主选择课程进行学习,学习时长不少于40学时,学习时间2个月。
四、培训费用
培训费600元/人。
五、有关要求
(一)考核方式。从考试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在线考试,满分为100分,80分以上为合格。
(二)证书查询及运用。培训考核合格者,颁发《安全与应急管理培训教师继续教育证书》和《培训合格证明》。
《继续教育证书》上传至网络学院师资查询平台,优秀者备选到网络学院师资库。
《培训合格证明》由学员自行打印粘贴到本人的《安全与应急管理培训教师岗位证书》继续教育培训记录页面,作为岗位证书到期换证有效凭证。
(三)联系方式。应急管理部培训中心:尚丽娜、段鹏飞,010-64464766。
附件:课程目录
应急管理部培训中心
2019年5月12日
附件:课程目录
序号 |
课程模块 |
课程名称 |
课程类型及学时 |
|
标课 |
微课 |
|||
1 |
政策解读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 |
1 |
|
2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 |
4 |
|
|
3 |
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 |
4 |
|
|
4 |
法律法规 |
新安全生产法与依法治安 |
3 |
|
5 |
《突发事件应对法》实务解读 |
7 |
|
|
6 |
消防法律法规 |
1 |
|
|
7 |
新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 |
3 |
|
|
8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解读 |
2 |
|
|
9 |
应急管理 |
风险管控基本理念与方法 |
2 |
|
10 |
事故灾难事件应对处置 |
2 |
||
11 |
灾害风险科学及其综合防范模式 |
3 |
||
12 |
自然灾害事件应对处置 |
3 |
||
13 |
突发事件预警与防范 |
3 |
|
|
14 |
综合应急管理与预案体系优化 |
3 |
||
15 |
防灾减灾与灾害救援救助 |
3 |
|
|
16 |
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新定位、新要求 |
|
1 |
|
17 |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 |
3 |
||
18 |
落实安全 生产责任制 |
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 |
1 |
|
19 |
全面加强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工作 |
1 |
||
20 |
加强基层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工作 |
1 |
||
21 |
进一步加强监管监察执法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 |
1 |
||
22 |
明确安全生产目标与职责 |
1 |
|
|
23 |
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化管理 |
1 |
|
|
24 |
落实安全 生产责任制 |
提高安全应急管理水平 |
1 |
|
25 |
严格按生产安全事故查处 |
1 |
|
|
26 |
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 |
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强化源头管控,严格安全准入 |
1 |
|
27 |
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 |
1 |
||
28 |
大型城市综合体消防知识 |
1 |
||
29 |
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
2 |
||
30 |
精准实施遏制重特事故发生专项治理工程 |
1 |
||
31 |
全面加强以“三项岗位人员”为重点的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建设 |
1 |
||
32 |
加强安全监管科学化建设 |
1 |
||
33 |
教师业务 能力 |
上台心理紧张的根源 |
0.5 |
|
34 |
克服上台心理紧张的应对策略 |
0.5 |
||
35 |
语言信息表达的效果 |
0.5 |
||
36 |
意美以感心的语言逻辑 |
0.5 |
||
37 |
意美以感心的语言表达 |
0.5 |
||
38 |
音美以感耳的语言要求 |
0.5 |
||
39 |
音美以感耳的语义要求 |
0.5 |
||
40 |
音美以感耳的语法要求 |
0.5 |
||
41 |
音美以感耳的语音要求 |
0.5 |
||
42 |
音美以感耳的语调要求 |
0.5 |
||
43 |
音美以感耳的语速要求 |
0.5 |
||
44 |
形美以感目的眼神与表情要求 |
0.5 |
||
45 |
形美以感目的手势要求 |
0.5 |
||
46 |
形美以感目的站姿要求 |
0.5 |
||
47 |
语言表达练习——反应训练 |
0.5 |
||
48 |
语言表达练习——即兴与器官训练 |
0.5 |
||
49 |
语言表达练习——发声与正音训练 |
0.5 |
||
50 |
语言表达练习——朗读训练 |
|
0.5 |
|
51 |
教师业务 能力 |
课堂驾驭——如何建立友好关系 |
0.5 |
|
52 |
课堂驾驭——课堂中拉近与学员的距离 |
0.5 |
||
53 |
课堂驾驭——打破气氛沉闷 |
0.5 |
||
54 |
控场应变——化解课程意外(上) |
0.5 |
||
55 |
控场应变——化解课程意外(中) |
0.5 |
||
56 |
控场应变——化解课程意外(下) |
0.5 |
||
57 |
培训方法和技术 |
安全培训新技术与新方法应用 |
4 |
|
58 |
培训课程开发的原则与程序 |
0.5 |
||
59 |
培训课件的设计——“编导演”三位一体 |
0.5 |
||
60 |
培训课件的设计——“五线谱”设计模板 |
0.5 |
||
61 |
培训课件的设计——PowerPoint |
0.5 |
||
62 |
课程结构设计——引人入胜的课程开场 |
0.5 |
||
63 |
课程结构设计——逻辑严谨的课程内容 |
0.5 |
||
64 |
课程结构设计——余音绕梁的课程结尾 |
0.5 |
||
合计 |
83.5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主办单位:应急管理部干部培训学院(应急管理部党校)
版权所有:应急管理部干部培训学院(应急管理部党校)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32号安全大厦
邮编:100012
对外联络邮箱:2719207903@qq.com

关注公众号微信